中国台湾国立阳明大学黄何雄教授作医用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报告
7月27日上午,中国台湾国立阳明大学黄何雄教授访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受李华研究员邀请,作医用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报告。报告摘要:医用金属材料因所处人体生理环境的复杂性及多变性,导致不可避免的金属离子释放现象,进而可能引发材料周围组织局部免疫反应或其他不可预期的生物性副作用。另一方面,医用金属材料表面自然生成的氧化膜仍是属于生物惰性,且其表面机械性质也可能无法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因此,在不改变材料本身机械特性的基础下,可应用各种成本低、安全性高、制程简易、生物活性佳或具环保性的表面处理技术,使医用金属材料能更符合临床应用上所需的各种性能(例如耐蚀性质、机械性质及生物兼容性质等)。此外,利用搭配数种不同表面处理技术,可更进一步提升医用轻金属材料之临床应用价值。根据不同医用金属材料在临床应用需求的差异性,藉由进行多方面材料表面特性(例如粗糙度、润湿性、蛋白吸附、凝血性、抗菌性及细胞兼容性等)的评估,才能获得更具临床应用性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本报告将针对几种表面处理技术(例如喷砂、酸蚀、等离子植入、阳极氧化、阴极沉积、水解/缩合及活性分子涂层等)如何影响医用钛金属材料表面耐蚀性质、机械性质及生物兼容性质等进行介绍。
报告现场
黄何雄教授简介:黄何雄教授获得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及硕士、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博士,博士修业期间获公费至德国Erlangen-Nürnberg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腐蚀及表面技术研究室访问研究。黄教授自2006年2月起任职于于基础及临床医学研究均相当顶尖之国立阳明大学牙医学系,不仅专注于生医材料之学术研究,对于海峡两岸生物医用材料及材料防蚀技术之学术交流更是耕耘多年。黄教授之研究专长为金属生医材料、电化学技术及材料防腐蚀工程。目前之研究方向包含金属/陶瓷生医材料之表面处理、耐蚀性质、机械性质及体外/体内(in vitro/in vivo)生物兼容性质(包含蛋白质/血液/细胞/细菌与生医材料表面之交互作用),以及工程用金属材料之微生物腐蚀及抗菌性质分析。近年来,多次获得台湾科技部「杰出学者养成计划」(top 5%),以及阳明大学多次「学术卓越奖励」(教授最高级 top 5%)、「产学合作贡献奖」(1%)及「技术暨商业模式创意竞赛」大奖等。